10月16日消息,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宿舍作为“主战场”,投身直播浪潮,对此《人民日报》也是发文点评了此事。
文章中指出,大学生通过直播展现自我、分享知识、探索职业路径、获取经济收入,原本无可指摘。然而,宿舍本质是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的集体场所,并非个人的表演舞台。
长时间直播严重干扰室友正常作息和学习,镜头有意无意摄入室友及其私人物品,这不仅侵犯他人的休息权、隐私权,更破坏宿舍和谐、影响校园秩序,不能放任不管。
宿舍直播乱象背后,固然有部分大学生主播权利边界意识缺失、公私领域认知模糊的原因,一些平台监管的缺位与算法的推波助澜也不容忽视。有的平台为追求流量,对校园直播内容审核宽松,甚至通过算法推荐放大猎奇、窥私类内容,变相鼓励主播以“宿舍生活”为卖点博眼球。
应进一步压实平台责任,完善内容审核机制,对涉及校园宿舍等私密场景的直播加强人工审核与巡查,及时下架违规内容,处理违规账号。算法推荐机制也需优化,避免为“蹭寝式直播”“窥私式内容”提供流量倾斜,从源头减少不良内容的传播激励。
与其将大好青春窄化为方寸屏幕中的浮光掠影,不如好好珍惜大学时光,把主要精力放在现实世界中深耕自我,积极拥抱更广阔的人生舞台。